融入大湾区建设,滨海湾再放大招。为抢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的战略机遇,承接前海合作区建设的规模效应与乘数效应,10月11日,在东莞滨海湾新区成立4周年之际,“交椅同湾 前海共潮”滨海湾新区价值投资分享会在深圳隆重举行。
东莞市委副书记白涛,滨海湾新区党工委书记罗斌,滨海湾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海波出席大会。大会还特邀国务院参事、国务院“放管服”改革专家组成员王京生,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等嘉宾出席。深圳市高端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现代服务业等行业商协会、企业代表共200人齐聚一堂,共话合作,共谋发展。
本次价值投资分享会是东莞滨海湾新区首次在深圳亮相。分享会上,滨海湾新区首次正式发布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规划内容。同时,诚意满满推出三大“揭榜招商”项目,其中包括2600亩的数字经济产业园、2000亩的大学科技园和高端酒店商务综合体。
在签约仪式上,滨海湾新区与深圳鹏瑞集团有限公司、华润(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复星旅游管理有限公司、粤丰环保电力有限公司、广东德济环境发展有限公司、金地商置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总投资228亿元的合作。

以世界眼光
加快融入前海“朋友圈”
今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引发全网热议。
滨海湾新区价值投资分享会以“交椅同湾 前海共潮”为主题,探索在莞深融合发展下,滨海湾如何进一步与前海深度融合。
随着 “双城联动”的发展,前海“物理扩区”叠加“政策扩区”,将带来更多商机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与前海一河之隔的滨海湾新区,将成为深圳产业外溢的首选之地。当前,滨海湾正紧扣东莞市委赋予的发展定位,深度对接服务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积极融入前海“朋友圈”。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放管服”改革专家组成员王京生表示,依托深圳建设创新市场的先行经验,滨海湾具备前海扩容的政策机遇、地处大湾区几何中心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营商环境和配套政策,将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优势。未来,滨海湾将成为培育创新市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和创新资源的集聚地。
全力引领东莞未来新发展
今年,东莞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提出要将滨海湾新区打造为莞深合作特色平台,将全力打造滨海湾新区开放合作极,鼓励滨海湾新区进一步发挥广深科创走廊创新平台节点的创新发展功能,主动承接广州、深圳的产业和创新资源,打造沿海科技产业创新带。
“坚持高标准、高定位建设滨海湾新区”,这是东莞市委、市政府对于滨海湾新区对外开放合作寄予的厚望。白涛表示,此次在深圳举行滨海湾新区价值投资分享会,希望进一步加强与各方的交流合作,集聚更多创新要素,汇集各方优质资源,构建长效交流合作机制。
东莞市委副书记白涛
“东莞发展迎来历史最好的时期,投资东莞正当其时、恰逢其时。”东莞市委副书记白涛在滨海湾新区价值投资分享会致辞中表示,“现在的滨海湾新区潜力无限、前景无限,投资滨海湾新区就是投资东莞的美好未来。”
“乘着‘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东风,滨海湾致力成为最绿的绿地、最蓝的蓝海、最热的热土。”孙海波在滨海湾新区价值投资分享会上向企业发出诚挚邀请,“我们真诚邀请大家来滨海湾走走看看,走进滨海湾,投资滨海湾,圆梦滨海湾。”
滨海湾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海波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首度揭开面纱
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有载体依托,滨海湾新区正致力于打造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空间载体。
“我们拿出最优质的地块,出台最诚意的政策,提供最贴心的服务,为各位搭建创新创业的理想舞台。”孙海波介绍,新区专门拿出约20平方公里土地,匹配产业空间维度和企业生命周期,规划建设新一代信息通信、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现代服务业、都市文旅产业、未来产业、总部经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为满足初创型、高成长性项目需求,滨海湾新区将启动低成本空间利用计划,统筹5万平方米成熟产业空间,补贴1万平方米场地,减免50%租金。针对企业个性化空间需求,新区从连片更新、产业导入等十方面支持城市更新,力争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产业用地。
“聚焦生态、政策、服务,我们全方位营造与前海同等水平的综合环境,以最大的诚意和最优的服务,欢迎和支持各类企业到滨海湾投资兴业。”孙海波说。
为加快推动招商引资,目前,滨海湾新区已出台总部经济、利用资本市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9个“十条”招商引资政策,努力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政策扶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