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碟河入海口海面上,鹭鸟不时飞过。一只“大熊猫配色”的海鸟正站在滩涂上,格外引人注意。它似乎对这里十分“好奇”,不时向四周张望、低头扫食。
10月24日下午,摄影爱好者黄生在滨海湾大桥蹲守拍摄时,用相机定格下这只鸟儿的“倩影”。
经东莞市林业局相关工作人员核实,这只“到访”滨海湾的海鸟正是省重点保护动物——白颈鸦。
白颈鸦属于雀形目鸦科鸦属的中型鸟类,主要以小型昆虫和谷物类为食物。除颈后、上背、颈侧及前胸形成白色并颈圈外,其余部分均为黑色,形成经典黑白“大熊猫配色”的体羽。
白颈鸦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物种之一。此番现身滨海湾滩涂,也从侧面反映当地生态环境的良好。
事实上,这已不是滨海湾第一次收到这样的惊喜。今年年初,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鸟中大熊猫”黑脸琵鹭“组团”前来滨海湾过冬。
▲黑脸琵鹭在滨海湾大道旁滩涂上觅食
白胸翡翠喜爱枝头觅食,凤头䴙鹈时常在海上嬉戏,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刷新了东莞鸟种记录的白肩雕和世界“极危”物种黄胸鹀接连“到访”......近年来,越来越多珍稀动物在滨海湾落户,海鸟“大家族”的种群逐渐扩大。
随着滩涂、湿地的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工作持续推进,滨海湾为更多野生动物的到来提供了良好条件。这里,不仅成为了海鸟们“近悦远来”之地,也吸引了不少爱鸟观鸟人士前来。
▲白胸翡翠
▲凤头䴙鹈
▲蟹与跳跳鱼
▲小黄脚鹬
▲白鹭在海面上觅食
这些惊喜,正是滨海湾近年来生态治理的成绩单和积极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
从茅洲河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到磨碟河综合整治,五年来,滨海湾厚植生态底色,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磨碟河片区雨污管网工程完成管道铺设近400公里,水质环境得到明显提升;交椅湾板块累计清理海洋垃圾近1320吨,8个在建生态项目“提速”的同时,滨海湾还全面推行林长制,不断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
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从海水侵蚀严重的滩涂变身市民观海“打卡地”,滨海湾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积极兑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