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
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
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一直以来
滨海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持续推进扩绿、整治、保护
书写出水更清、海更蓝、
山更绿、人民更满足的多彩答卷
今天,让我们将目光投向在身边的
绿色公园、丰茂湿地、蔚蓝海洋
共同关注与守护↓
整 治——
从盐碱荒地到绿色城市,保护自然、还绿于民的实践,正在滨海湾新区的各个地方进行。
2019年以来,以建设海岸带综合示范区为抓手,滨海湾新区大力推进海岸线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高质量建设全市首个贴近滨海风光的生态湿地公园——东宝公园,实现整治修复岸线450米,生态化修复海堤350米,建设滨海湿地6000平方米,滨海岸线的利用和生态功能得到了有效改善。
同时,滨海湾还积极推进湿地保护、植被恢复和水体治理,重点整治茅洲河水污染,成为全省海岸带综合整治示范和治污典范。
如今,“鸟中大熊猫”、省级保护动物等一批批海鸟“组团”到访,湿地、滩涂和海洋间的海鸟、鱼类等生物自由生长,生机勃勃。
扩 绿——
公园、绿道是人与生态和谐共生的重要载体,也是绿美广东、绿美东莞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滨海湾,越来越多绿色空间出现在市民身边。东莞黄金海岸累计建成约6公里,一条“碧绿丝带”串联起东宝公园、苗涌生态长廊、文体公园等生态项目,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打造“生态幸福”。
苗涌、沙涌周边综合提升工程正加快打造成为绿美东莞生态建设示范点,一个个绿化工程从图纸变为现实,滨海湾用“诗和远方”让公众在其中获得满满幸福感。
草木用力向上生长,花儿热烈尽情开放,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正是滨海湾致力于推动城市绿化建设的生动写照。近六年来,滨海湾义务植树种下近2600棵树木,“绿量”与日俱增。
环 保——
带头践行环保生活,你我都是行动者。环境的持续向好,还得益于重要环保基础设施的多点发力。作为全市垃圾分类示范点之一,滨海湾目前已建成一批分类投放收集站(点)及有害垃圾贮存点,分类垃圾桶实现全域覆盖。当前,新区实现厨余垃圾分类处理量占生活垃圾清运量的比例达23.8%,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6.1%以上。
在滨海湾新区,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时常进社区、进工地,强化桶边引导、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持续推动垃圾分类深入人心,卷起一股股“绿色浪潮”。
优生态、稳治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为我们绘就了更加美丽、蓝绿交织的滨海湾。保护环境,让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携手共创美好的绿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