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滨海湾新区召开沙角半岛东部片区城市设计专家咨询会,邀请来自香港、广州、深圳的六位专家,对沙角半岛东部片区城市设计方案“把脉”。滨海湾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周中望主持会议,新区自然资源局、城市建设局、三师工作室等相关工作人员参会。
会上,规划编制团队介绍了沙角半岛东部片区发展背景和城市设计项目的进展。
沙角半岛东部片区北至广深沿江高速,南至狮子洋海岸线,西至中心农业公园,东至东环一路,整体范围约为1160公顷。
该片区是滨海湾参与“黄金内湾”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亟需把握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多规协同的黄金窗口期,通过城市设计识别问题、提升定位、优化格局、确立标准,带动片区能级整体提升。
沙角半岛东部片区城市设计以“产业绘图、空间统筹、文化赋能”为策略,打造“一轴一带多组团”的城市设计框架,引领滨海湾高质量发展。
专家组听取了编制单位关于《东莞滨海湾新区沙角半岛东部片区城市设计》阶段成果的汇报,一致认为编制成果内容详实完整、工作扎实细致,并从编制思路、功能优化、生态格局、交通组织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原副总规划师陈一新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明确城市设计在上位规划基础上能够进行突破与调整的部分,明确利弊与代价;二是将“蓝绿网”与“道路网”作为抓手,管控到底;三是学习先进经验,做好职住平衡并在空间上保证落地实施,将土地预留下来,应对未来社会与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孙一民认为,城市设计应该对控规有更多的反思,编制团队需要大胆突破、勇于创新,同时还要从建筑工程角度反推城市设计,实事求是,保证用地功能科学合理。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规划师邹兵提出,城市设计应该为后续的开发建设提供更多确定性,而不是可能性,建议再进一步梳理功能布局,避免功能、人流、交通等方面存在冲突。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洪卫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强化滨海湾大道东西向通道,并与区域交通干线连通;二是超高层地标建筑宜退至“二线”,减轻“一线”主干道及T型交叉口的交通压力;三是深入研究滨海湾站站城一体的功能组织与空间形态,以及城市复合中轴的空间关系、开发强度与空间形态。
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设计学院院长陈弘志建议,要在保留原有生态基底,关注水系、绿地等生态网络,通过生物岛等创新设计手法拓展新生境,保持生物多样性。其次,要关注年轻人工作、生活方式以及对应活动空间的转变,在设计中体现相应的空间功能、尺度、形态与风貌的变化。
深圳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总工程师段进宇认为,半岛地形是地理尽端,城市设计要更多关注车行交通通道“供血能力”,同时又要审慎使用“小街区、密路网”,避免交叉口过多,影响交通通行能力。
接下来,编制团队将充分吸收专家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结合新区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沙角半岛东部片区城市设计方案,提出兼具创新性、可行性、确定性的城市设计方案,以高水平规划设计引领沙角半岛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