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下午,“视界装备 湾区未来”东莞滨海湾(深圳)机器视觉+高端装备投资合作交流会在深圳开展。
来自工业母机、激光与增材制造、精密仪器设备、智能机器人4大产业和机器视觉领域的50家深圳优质企业、行业专业和平台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产业机器视觉、高端装备制造细分赛道发展的新机遇、新未来。
“机器视觉+装备制造”的滨海湾机遇
会上,滨海湾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海波对新区的平台能级、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充裕多元的优质产业空间、区域产业生态集聚优势、优厚的扶持政策和高品质的城市环境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与会企业对滨海湾的投资环境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东莞滨海湾新区位于珠江口100公里的“黄金内湾”的地理核心区,与广州南沙自贸区隔江相望、与深圳大空港和前海自贸区“一衣带水”。
《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深莞共建“大空港—滨海湾新区新经济组团”,东莞也致力于把滨海湾打造为深莞合作特色平台、东莞对接服务前海合作区的主平台。
滨海湾为什么要聚焦“机器视觉+高端装备”这两个重点产业赛道?
“机器视觉+”战略是装备智能化的关键一步,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东莞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在装备制造和机器视觉领域拥有完整的产业链。
滨海湾在这一领域也积累了广泛的市场规模、应用场景、数据资源,发展“机器视觉+高端装备”产业优势明显、正当其时。滨海湾希望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来到这里,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升级、实现互利共赢。
通过交流会,不少企业代表对滨海湾在机器视觉领域的产业优势、扶持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到滨海湾发展、开展交流合作有了新期待。
“我们的研发总部在厦门,已经有较好的技术积累,下一步我们想要打开产品应用的市场,希望将部分工业应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转到滨海湾来,拓展市场。”该企业主要从事精密光学仪器研发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东莞的先进制造产业发达,高端光学的应用场景多,上下游配套产业链丰富有利于产业协作。“滨海湾对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大、产业空间载体有特色,我们计划近期到实地去看看整体环境和产业配套。”
多元、特色产业空间
全周期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为抢抓产业机遇,滨海湾正筹划整合交椅湾板块370亩土地,打造以视觉装备为特色、以精密仪器设备等高端装备为方向的专业园区——精密装备科创园区。
会上,滨海湾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叶庆祥为企业家详细介绍了科创园的特色与优势资源。
科创园借鉴新加坡、深圳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理念,采用“政府规划+企业自建+国企配套”模式开发建设,升级了“产业邻里中心”的概念,致力于打造一个集企业总部、研发、生产、生活为一体的景城融合复合产业社区,推动科创园区形成良好产业互动,促进技术合作。滨海湾设立了首期规模10亿元的产业招商基金,优先投资入驻科创园的优质项目,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科创园还将发挥周边区域产业集聚的优势,以OPPO、vivo等龙头企业为引领,重点引进、培育一批龙头项目以及产业链关键核心环节、供应链上下游核心配套企业,加速打造立足东莞、面向大湾区的视觉装备产业集聚区。
精密装备科创园区效果图
除了全新谋划建设的科创园,滨海湾科兴科学园、欧菲光·湾区科创中心两大产业园也为广大企业提供了优质、多样化的产业空间。目前,两大产业园项目首期产业空间加快推进装修、验收,正大力开展招商工作,将于今年年末和明年年中陆续投产。
欧菲光·湾区科创中心首期厂房
欧菲光·湾区科创中心总经理卢坚庭在会上详细介绍了园区各类空间载体情况、产业孵化升级服务、产业园周边的光电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科创制造资源。项目将全力打造“工业上楼”示范园区,建设成百亿级智慧产业示范基地。
东莞正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泽昆介绍,滨海湾科兴科学园以“活力科创社区”为定位,提供全方位配套和全生命周期运营服务,将链接正中集团合作伙伴资源,为入驻园区的企业发展持续注入动力。
现场,针对企业家们关心的园区载体用房出售及租赁价格、租金减免政策、企业研发投入补贴等系列问题,滨海湾招商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一一解答。
行业专家畅谈发展前景方向
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将如何赋能制造业迈向高端化?
交流会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张智军、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徐晨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其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享。
以《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高端化的应用》为主题,张智军介绍了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和核心技术,并分享了高端制造业机器人在汽车、航天、芯片等领域制造的应用。张智军表示,未来,高端制造业机器人将会往智能化、协作化、高精度和高速度化、网络化和互联化等方向发展。
徐晨在《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技术对先进制造发展的影响》主题演讲中指出,制造业自动化阶段已经进入尾声,企业降本增效发展已接近极致,紧跟“新型工业化”的国家战略,加速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突破发展困境的必由之路。
当前,Chatgpt等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互联网炙手可热。徐晨介绍,在工业制造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高密度电子部件检测、数据整理分析、算法评估等领域也已有应用。
作为滨海湾首个落地的新型研发机构,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主要面向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研究与开发、成果转化等工作,是东莞市乃至大湾区在人工智能领域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载体。
目前,研究院已与国内多家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研究领域包括芯片半导体、消费电子、集成电路、高密度电子部件等领域的工业智能技术。依托研究院的平台资源和成果转化优势,未来,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在滨海湾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与创新。
本次交流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让更多优质企业了解并关注滨海湾的投资机遇。未来,滨海湾将继续加强与各类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和发展生态,积极引进优质项目和科创资源,推动经济加快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