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8月1日是2024年全省“湿地保护宣传周”,以“守护南粤湿地 共享绿美家园”为宣传主题。为增强市民群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营造珍爱湿地的良好社会氛围,7月30日,滨海湾新区自然资源局开展湿地保护线下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展板、宣传单等向市民群众科普湿地生态系统小知识、湿地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湿地是指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自然或者人工的、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体、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滨海湾新区地处东莞西南沿海,位于多条入海河涌下游,生态保护与湿地整治修复责任重大。在多年的开发建设过程中,滨海湾始终坚持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积极做好沿海生态环境保护、水环境治理、湿地修复等工作,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好的民生福祉。
整治河道,打造水清岸绿生态长廊。苗涌和沙涌两条入海河道经过整治和建设后,两条沿河生态长廊绿意绵延、沙涌岸边文体公园拔地而起,构成了一片集生态保护、全民运动、科普教育、慢行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滨水生态空间。
修复滨海湿地,建设美丽海湾。滨海湾持续开展海岸线修复,建设滨海湿地6000平方米,昔日盐碱地“变身”为蓝绿交融的生态绿洲。东莞黄金海岸已建成4.3公里,为游客提供集观海、游玩、休憩等功能为一体的活力空间,滨海岸线的利用和生态功能得到了有效改善。随着东莞黄金海岸东龙段和生态海堤段的加快建设,交椅湾段将进一步串联成链。
近年来,滨海湾还完成了磨碟河流域综合整治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做好入海污染物排放监测,日常加强海域、水域保洁工作,持续做好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目前,滨海湾入海河涌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海水水质呈逐步改善趋势,近岸海域生态得到恢复改善,吸引“鸟中大熊猫”黑脸琵鹭等百余种鸟类栖息留驻。
碧海绕新城、水城相依偎
爱护生态环境、保护湿地
让绿美环境成为我们触手可及的美好
共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