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做出好产品 夯实确定性(走市场 看韧性 强信心)——探访“国际制造名城”广东东莞》,解码东莞从“制造”到“智造”跃升的转型实践和创新成效,并以重要篇幅报道了滨海湾新区在推动智造、引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报道节选:
在东莞滨海湾新区,一座集技术研发、产品制造、数据服务于一体的“人工智能岛”紧锣密鼓开建。2025年,东莞市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夯实平台、资金、技术支撑,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我们预计用6年时间打造全国人工智能全域应用先导区,实现人工智能产值600亿元。”东莞滨海湾新区党工委书记罗斌说。
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
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东莞要“制造”,更要“智造”。通过积极拥抱AI、大数据等新技术,东莞正全力推动企业全系统智能化升级,今年以来,东莞更明确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并出台25条具体举措,大力支持滨海湾新区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依托东莞雄厚的制造业基底与完备产业链优势,滨海湾在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发、场景深度应用与产业生态构建方面具备坚实基础。当前,滨海湾重点聚集人工智能、智能终端、科技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并依托OPPO、vivo、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全球跨境技术贸易(大湾区)中心等科技资源,围绕工业模数空间建设、边端智算网络布局、数据供给优化、应用场景开放等关键环节发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加力提速、成群成势。
以人工智能新区为新起点,滨海湾正加快推进“灵犀系”人工智能产业空间体系的规划建设,在交椅湾串联布局“灵犀岛”AI核心区、“灵犀谷”产业集聚区和“灵犀大厦”三大产业组团,加速构建高能级产业生态矩阵,将为不同类型企业提供专属空间、精准扶持和贴心服务。其中,重点项目核心区——“灵犀岛”年内将启动建设,投资约66亿元,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打造人工智能与生产、生活、城市治理深度融合新示范。
“灵犀岛”鸟瞰效果图
而“灵犀岛”AI未来中心作为“灵犀岛”首开区,总投资5.5亿元,涵盖AI成果转化、技术展示交易、产品体验消费、人才培养、科普研学五大功能区,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开工建设。未来,AI未来中心将通过多维度生态服务与场景化体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转化、人才集聚及公众科普,打造全国知名的AI门户体验中心与湾区AI生态中枢。
“灵犀岛”AI未来中心效果图
今年上半年,滨海湾签约了粤港澳大湾区AI+未来科技园、思特光学华南总部项目、滨海湾AI智造园、优必选人工智能科创教育实践基地、吉泰智能AI机器人智能制造基地等10个优质项目,协议总投资额近60亿元。未来,滨海湾还将与阿里云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应用场景拓展等核心领域开展合作,助力滨海湾新区构建“AI+智造”产业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