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林则徐的精神世界
纪念虎门销烟186周年情景音乐会
博物馆之夜 × 情景音乐会
英雄精神 × 时代新风
历史厚度 × 现实温度
点亮英雄之地,彰显文化之韵
穿越186年时空,国乐激荡英雄魂
今年是虎门销烟186周年。为弘扬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化禁毒宣传教育,7月8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走进林则徐的精神世界——纪念虎门销烟186周年情景音乐会”在海战博物馆广场上演。 活动首次深度融合新民乐、情景演绎、评书、舞蹈、歌曲等多种艺术手段,打造一场“看得懂”的音乐会,生动再现林则徐的浩然正气与虎门销烟的壮阔史诗,奏响了历史回响与时代强音的激荡共鸣。 本次音乐会由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指导,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东莞市文物局)、中共东莞市委平安东莞建设领导小组禁毒工作组、东莞滨海湾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鸦片战争博物馆、东莞滨海湾新区管理委员会综合办公室、虎门镇宣教文体旅游办公室、虎门镇文化服务中心承办。 篇章递进、艺术创新 时空画卷铺展精神图谱 音乐会精心设计《凤鸣岭南》《破晓之光》《碧血丰碑》《山河永志》《薪火长明》等五个篇章,每个篇章都将情景演绎与乐曲、歌舞、说书等艺术表现形式结合,层层递进展现林则徐精神内核。 一曲鼓乐合奏的《凤鸣岭南》拉开序章,再现了186年前的岭南骑楼、珠江烟波。《破晓之光》 聚焦民族危亡时刻,林则徐于朝堂之上力陈禁烟之迫;民乐与歌舞深沉低回、激昂喷薄,交织着民族的痛苦与觉醒。 《碧血丰碑》以浓墨重彩刻画虎门销烟历史丰碑,林则徐与邓廷桢的深谋远虑与“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铮铮铁骨,力透时空;磅礴乐音承载着英雄们的铁血丹心;翩跹舞姿与清越歌声交织,期许山河无恙、家国春回。 《山河永志》 讲述林则徐蒙冤赴戍边疆仍心系家国的悲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绝唱深情磅礴,将一颗赤子丹心化作照耀后世的永恒星辰。 情景表演《丹心》(张伊琳 摄) 音乐会在尾声《薪火长明》中达到情感高潮,民乐合奏《战弦铮鸣》气势恢宏,让林则徐的爱国精神、改革精神、务实精神穿越时空,激励新时代的人们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本次音乐会汇聚东莞文艺力量,大胆突破传统框架,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的立体交融,将厚重的历史风云化作动人心魄的视听交响,让林则徐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其中,新民乐演奏成为一大亮点,以中国鼓为骨、唢呐为魂,二胡、古筝、扬琴、琵琶等乐器交相辉映,乐声澎湃激荡,歌舞表演升华了对英雄的崇高礼赞。 此外,专业演员在精准的追光与逼真的全息投影构建的沉浸式场景中,生动再现英雄人物的爱国之情与忧思;醒木拍案声中,说书人声情并茂地串联起历史脉络,评书环节成为各篇章的点睛之笔。 现实回响 擦亮名片赋能文化强市 作为东莞擦亮“近代史开篇地”城市名片、叫响“虎门销烟”与“林则徐”双IP、建设“博学东莞”品牌的重要文化实践,本次音乐会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缅怀与崇高致敬,更是一场跨越186年的时空对话,它将禁毒的永恒警钟与深沉的家国情怀,深深铭刻于观众心间。 现场不少家长也带着孩子前来感受,其中一位家长说:“平常假期我都会带孩子来鸦片战争博物馆参观。今天这场音乐会让我们能更沉浸式地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历史,感受这份爱国情怀。”她的孩子兴奋地说:“我最喜欢林则徐出场读奏折请求销烟的部分,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精神,让我很敬佩!” 音乐会独特的艺术形式给禁毒社工任德强带来了深刻启发。“我平时参与的常规禁毒活动是比较严肃的。今天这场音乐会融合音乐、故事、舞蹈元素到禁毒宣传中,更容易打动人,引起内心共鸣,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宣传禁毒知识和理念,对日常工作很有启发和促进作用。” 饰演林则徐的东莞市朗诵艺术家协会主席帅志刚动情地分享了他的演出体会:“在我的演出生涯中,一共扮演了16次林则徐,每一次都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位民族英雄的理解与崇敬。”他特别提到,当搭档朗诵林则徐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时,英雄深沉的家国情怀让他瞬间泪涌,“中华民族是一个盛产英雄的民族,也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希望广大观众朋友能够学习林则徐的精神,把这种精神放在我们今天的生活当中,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历史的回响从未沉寂,英雄的魂魄永驻山河。这一夜,林则徐的精神在艺术的星火中重燃,化作一束穿越时空的信仰之光,不仅照亮了东莞这座“近代史开篇地”的前行征途,更将如永恒的灯塔,指引人们守护家国、抵御毒害,照亮未来。